菜单 logo
课程与服务 文章 测评 活动
首页 / 最新文章 / 不知道选择学什么,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知道选择学什么,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李宏
李宏 / 新精英生涯规划师   2016/07/14
阅读24677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学习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现在苦恼的不是从哪里找到学习资源,而是到底学什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学习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现在苦恼的不是从哪里找到学习资源,而是到底学什么。新精英生涯>>>
看看我们每个人的手机,每天都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社群供我们选择;看看我们每个人的书籍,汗牛充栋到这辈子也读不完。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新精英生涯>>>
一种是什么都学,什么都看,生怕遗漏,每天非常焦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正常的生活被学习侵占,可称之为热锅上的蚂蚁型。结果是贪多嚼不烂,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什么都是半瓶子醋。新精英生涯>>>
另一种是一看这么多,头立马大了,心想反正多的是,想学以后有的是机会,干脆不选择,避免纠结,眼不见为净,可称之为缩成卷的刺猬型。结果是机会多了反倒不如少的时候学得多。
本人这两种情况都出现过,先是很焦虑,生怕落下好的学习资源,天天晚上学习,不管家庭,不近人情。后来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又纠结选择学哪一个,直到想得脑仁儿疼,一气之下,干脆哪个也不学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后来我就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爆炸的学习资源,我们该如何选择?
经过思考,我意识到,以有限的时间(生命有终点)面对无限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哪些对自己真正重要的资源。而所谓“重要”,取决于每个人独特的定义,说白了,就是你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什么对你来讲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中,选择的依据,取决于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按照自己看重的价值进行排序和取舍。
你想要什么?很多人一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常常是一脸的茫然,半天说不出话来,原因是他并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原因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把眼睛投向了外界,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而缺乏对内思考,很少关注内在的声音。
选择越多,越迫使我们要对内思考,也就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否则就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或者缩成卷的刺猬。
对内思考“想要什么”的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自己感觉还挺好用,这里分享给大家试用:
第一种,以终为始法。
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成为想成为的人,过上想要的生活。那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想清楚了,不就知道今天该学些什么了吗?就像盖一座房子,知道盖成什么样,用什么原材料,不就清楚了吗?原材料就相当于学习资源。这种方法叫“以终为始”法,知道了终点在哪里,选择最靠近终点的学习资源就行了。
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可以用生涯规划中的一些探索工具,比如“墓志铭”,“80岁庆生”,“生涯幻游”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把终点想清楚,建议都做一遍。
第二种,人生榜样法。
你欣赏谁?羡慕谁?甚至嫉妒谁?你是谁的铁粉儿脑残粉儿?都可以让你觉察到自己的期待。你的人生榜样就是你的人生方向。你可以列出五到十人,并写下你欣赏他(她)的理由:
1、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5、    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
你越能明确你希望像谁一样,那他(她)学什么干什么,你就学什么干什么,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先模仿再超越。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都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虽然最后都自成一家,但都是心理学大师,这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以弗洛伊德为他们的人生榜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找到了榜样,也就找到了努力方向,也就知道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而眼下选择学些什么也就清楚了。
第三种,潜意识挖掘法。
中国人小时候被压抑的较多,功利的社会价值观,导致家长和学校过多压抑了孩子们真正的兴趣。很多人成年以后,走向社会独自面向未来,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他(她)们的渴望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这就需要增加自我觉察(咨询师干的一个重要的活儿,就是帮助来访者增加自我觉察),把自己真正的需要挖出来。
而生活中那些无意识的、下意识的行为,往往反映了你潜意识中的真实需要。
想想你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什么上面了?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这个组织又为什么讨厌那个人那个组织?你为什么转发收藏这类文章?为什么购买这类书籍?为什么爱看这类片子?为什么加入这样的学习社群?为什么事儿而兴奋又为什么事儿而厌烦?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而什么事又让你心不在焉?爱干什么活儿不爱干什么活儿?常常参加什么活动不参加什么活动?
对自己曾经的这些无意识的、下意识的行为,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往往就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真实需要。
我曾经设计了一个“开心时间”的小游戏,就是把过去一周中那些开心的时间统计一下,看看都是在干什么事,这里面就有你的兴趣和需要。时间是不会骗人的,没有人逼你的情况下,你愿意花时间做的事情一定是你喜欢的,你需要的只是觉察到这一点。
当然,“自由联想书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间断地写出任何浮现在脑海里的东西,写着写着,就写出了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真实需要。
第四种,生命清单法。
就是列一个生命清单,把你这辈子不做就会遗憾、就会后悔的事情列上去,然后按照这个清单去计划、准备、争取机会、实施,完成一件划去一件。
这个方法可以借鉴《遗愿清单》这部电影,也可以借鉴我在“橙子学院”的一篇文章《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那里面有详细的攻略。简单地说,就是把生命清单上的目标一步步分解成一个个当下可以行动的小目标,小目标自然包含了学些什么,这样你就能选择了。这篇文章还举了一个现实榜样的例子,就是新蜂女子车队掌门人李鹤的生命清单。
第五种,价值排序法。
这是生涯规划中价值观探索经常用到的方法。
一种是“价值删减法”。
首先,列出工作价值:
1    成就感    提升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同;希望工作能受到他人的认可,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    
2    美感的追求    能有机会多方面地欣赏周围的人、事、物,或任何自己觉得重要且有意义的事物。    
3    挑战    能有机会运用聪明才智来解决困难;舍弃传统的方法,而选择创新的方法处理事物。    
4    健康    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工作能够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希望能够心平气和地处理事物。    
5    收入与财富    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希望能够得到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    
6    独立性    在工作中能有弹性,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    
7    爱、家庭、人际关系    关心他人,与别人分享,协助别人解决问题;体贴、关爱,对周围的人慷慨大方。    
8    道德感    与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宗教观和工作使命能够不相冲突,紧密结合。    
9    欢乐    享受生命,结交新朋友,与别人共处,一同享受美好时光。    
10    权利    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    
11    安全感    能够满足基本的需要,有安全感,远离突如其来的变动。    
12    自我成长    能够追求知性上的刺激,寻求更圆融的人生,在指挥、知识与人生的体会上有所提升。    
13    协助他人    认识到自己的付出对团体是有帮助的,别人因为你的行为而收获颇多。    
然后,在这些价值中选择你认为重要的8个。
然后,依次删减,直到剩下最重要的一个。写出每次删掉的价值,并说出为什么。
我选择的8个价值是:_____________
第一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二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三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四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五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六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第七次删掉___理由是__________
最后剩下的___理由是__________
一种是“价值拍卖法”。
   假设你参加了一场拍卖会,你拥有100万,而每项价值的起价是10万,以10万为一个单位加价,出价最高者得到本项价值。你会怎么分配你的100万呢?你打算买哪几项,分别出多少钱?为什么这样分配?

项目    预算价格      拍得价格    价格排序    
1、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2、赚大钱                
3、长寿无大病痛                
4、继续进修学习                
5、有一些知心朋友                
6、找一个发挥专长的职业                
7、有一栋舒适又漂亮的房子                
8、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9、有充足的金钱和休闲                
10、谈一次完美的恋爱                
11、和喜欢的人长久在一起                
12、担任公司的主管                
13、到处旅游、吸收新知                
14、成立公益机构、帮助他人                
15、享受结交朋友的乐趣                
16、工作富于挑战而不单调                
17、成为名人                
18、随心所欲布置自己的环境                
19、无拘无束的生活                
20、担任社会地位高的职位                

还有一种是“生涯决策平衡单”,用来检视你都看重些什么,有多看重。

这三种方法,可见于古典、李春雨老师主编的教育部特色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浙江大学版)。“价值和需求”这一节正好是我编写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去查阅,那里面有更详细的操作说明。
有了价值排序,也就知道了自己最看重什么,选择学习资源的时候,也就有了依据。
综上所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用这五种方法:
第一种,以终为始法。
第二种,人生榜样法。
第三种,潜意识挖掘法。
第四种,生命清单法。
第五种,价值排序法。
相信这五种方法你都用一遍,就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学些什么就不会是问题了吧。
如果还是模糊,可以到新精英“选对”职业发展平台找我,我会帮助你进一步清晰你想要的。
最后,反向总结了几句话,重申一下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重要性:
不知道想要什么,学习就是给人当托;
不知道想要什么,聚会就是给人凑桌;
不知道想要什么,时间管理就是瞎扯;
不知道想要什么,人生注定是场漂泊。

相关文章

学员故事
王任映:5年前初登生涯讲台,我也为“职业履历”犯过愁摆脱“频繁换工作”的死循环,我用了10年48岁,我卖掉经营17年的公司,14个月完成职业转型优秀的人都是相似的,平庸的人各有各的平庸如果给你很多时间,为什么你还玩得如此焦虑?换了9份工作才找到方向,过来人给你的一点建议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拨打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