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实习单位你自己找还是听从学校安排?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冷静下来,把握自己当下所拥有的资源,寻找可以突破的点,为自己创造解决困难的机会!
暑假到了,实习单位你自己找还是听从学校安排?
最近有小伙伴向我询问:
快要放暑假了,想找个实习单位,不知道是自己找呢还是选择学校推荐的呢?
而且之前自己找过一段时间,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现在放假在即,有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不要先去学校推荐的实习单位啊?可那个又不是自己喜欢的,怎么办啊?
首先我想到了决策平衡单这个工具,当时我就推荐她用这个工具。
一来可以通过梳理来看看这些选项更具体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二来可以帮助自己看到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大家可以参考下面图片:
接下来我在具体说明一下怎么使用这个工具。
首先要做的是列出需要你做出选择的内容,将备选方案填写在第一行的“所做选择”一栏上;比如找我咨询的小伙伴的选项就是自己找实习单位和学校推荐单位这两个。
接下来就是列出影响因素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越明确越好。再列出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分值,最后我们给每一项影响因素打一个自己认为的分数,最后加权求和就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图中备选项下面有一个加权分数(+加号/-减号),这个是说影响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好的写在+加号的加权中,不好的写在-减号的加权中,最后统计好坏的加权分数,从两个方面来对比选项之间的差异;如果大家觉得有点复杂可以先只填写一种好的影响加权。
不一会儿的时间,小伙伴的分数出来了:
自己找实习单位:164分,
学校推荐单位:109分。
从她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这两个选项的差别在于自我精神满足这项,而且经过分析之后,自己找这项中的自我物质得失和他人物质的损失度比她预料中的要小,自我精神满足这项的分数要远远高于学校推荐的选项!
小伙伴感觉很高兴,那我就选择自己找吧!
各位小伙伴是不是觉得这就应该结束了啊?
其实还没有哦,这个工具只是帮我们系统的梳理了一下这些选项,通过相对理性的思考而评估出来分数,而这些分数的高低只是给我们一个参考而已。真正的选择其实在你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有时候你害怕自己拍脑袋做出鲁莽的决定,你只是需要有人帮再次确认一下,亦或是往前推你一把罢了。
当我们确定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到做这件事给你带来的好处,还要承担选择之后带来的风险和不好的地方。
那我们的小伙伴选择自己找实习单位,好处是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单位,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那风险点就是有可能需要离开熟悉的环境,衣食住行都要额外花费,最不济的结果就是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暑假没有地方实习。
我跟她确认道:你做好这些准备了么?
她说:嗯,我有心理准备的。
好样的!恭喜你!
有些时候,越是到最后的时刻,我们越不能乱了自己的阵脚,不要让情感的那头大象把自己的理智带跑了,找到自己的纠结点,冷静的分析一下,做出当下你认为正确的选择!
最后小伙伴问了一个问题:
自己之前找过几家单位,可就在笔试环节卡死了,好几家单位笔试完了就没有后文了,该怎么破啊?还有几个之前聊过,大家印象都不错,但过了很久不好意思再去问人家
首先说笔试环节,两种情况:一个是自己答得不太好;那就需要下来先把答得不好的地方学习一下,总结一下经验;另外一个是自己不确定答得好与坏;那这种就需要跟招聘单位主动联系,进一步确认答题和整个环节的反馈结果,确认一下哪些是自己做的好的,哪些是做的还不到位的,积极主动的跟踪后续结果也是用人单位看重的一点哦。
说道之前聊过的单位这个问题,那些单位肯定是有你喜欢的地方,所以才会去跟他们沟通,建立联系,既然是自己喜欢的,那就去再确认一下呗,没准就成了呢,机会有时候也需要自己创造!不是么?
当选择不再是拍脑袋的时候,你可以理性的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即便未来要经历风险,也无怨无悔,因为你做出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冷静下来,把握自己当下所拥有的资源,寻找可以突破的点,为自己创造解决困难的机会!